3月28日,由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全国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指导,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和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三期低空经济发展研讨班”在北京圆满落幕。研讨班以“低空经济产业化、区域化、大众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适航审定、国内外低空领域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等主题展开讨论。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80多名学员,涵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齐聚北京天竺地区,立足各自专业视角,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和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共同绘制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蓝图。
![]()
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秋俭,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原主任许浩,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原副主任田振才,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任超忠以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秘书处负责人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班仪式,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代表主办单位做开班致辞。
马剑院长进行《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的主题授课。马剑院长系统梳理了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其发展紧迫性,并基于此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研判。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原主任许浩以《低空经济、低空空域与民航空管》为主题进行授课,他从空中交通服务与低空交通管理、新一代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架构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对低空经济发展展开深刻思考。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原司长杨桢梅以《适航审定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授课,通过结合适航审定实操案例和国家管理政策,让学员们充分理解了适航审定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航信集团党委常委、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劲松授课主题为《低空经济的商务挑战与数智应对》,他指出,要打造集成商务与运营服务功能的低空协同服务数智化平台,支撑低空经济多主体资源共享和供需对接,赋能低空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空军参谋部航管局原副局长李津济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在改革中发展的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工作:过去、现状、未来设想》的授课,并探讨民航以及军用航空关于低空空域开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靳兵做《低空邮政快递物流发展现状与未来》主题授课,他指出让国家政策明确的领域,能商业化运营的先做起来,在空域开放、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支撑保障等方面重点支持,少走弯路,早结硕果。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任超忠进行《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主题授课,他从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关系着手,结合案例分析,为学员们解读国家新政下的政企协同发展路径。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原副主任、二级巡视员田振才授课题目为《低空智能运输系统——低空经济的核心》,他从系统解码、场景突破、效益重构等多方面讲述低空智能运输系统,并给出展望与建议。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曹子阳博士做《天地一体融合 赋能低空经济》主题授课,他表示,做好低空经济产业深入研究,打造空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低空智能网络,打造飞行服务和监管服务两大底座平台,形成场景化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培育标杆卡位产业,探索发展新模式。
![]()
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付宇明,以克拉玛依乌尔禾区发展低空经济为例,组织学员进行互动研讨。三期班学员、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殷航副区长做了区情介绍,学员们立足工作实际,结合课堂所学的前沿理论与行业动态,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前瞻视野。
在研讨班的参观考察环节,学员们来到了北京密云穆家峪通用机场。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既让学员们拓宽了视野,还进一步加深了对低空经济发展的认识与理解。
![]()
在研讨班的最后,主办方为班级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同期进行“空中丝路商学院”启动仪式。
培训期间,经过民主推选产生了本期研讨班班委会,班委成员涵盖政府、高校以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形成了政产学研多方协同的组织架构。未来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好学员之间、学员与行业之间的沟通平台,为培育低空经济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同期成立共同体专家委员,首批六位来自军航、民航、邮政系统的专家委员获聘。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秋俭为首批专家委员颁发聘书。研究院院长、全国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剑主持了共同体专家委成立仪式。
本次低空经济专题研讨课程设置科学系统,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参与学员普遍反映,通过为期三天的沉浸式学习,不仅深化了对低空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全面掌握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要点。课程有效拓展了学员的行业视野,激发了投身低空经济创新实践的内生动力,学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各自领域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贡献智慧力量。
|